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地方债务再度开正门堵歪路

   

  正所谓经济回暖宜改革。近期,我们看到一系列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从严的提法来自上月中旬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辅佐这剂猛药的,则是更多的疏导之策。上月初,上交所开始试点个人投资者直接认购地方政府债券,深交所随后跟进。这项试点主要着眼于提高省级政府的资金募集效率。最近启动试点的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则下沉至财力相对薄弱的市县一级,允许符合条件的相关项目直接在市场上融资。宽严相济,令人再次想起几年前治理地方政府债务时提到的那句“开正门、堵歪路”。
 
  这是自权威人士提出中国经济“L”型走势不是一两年可以过去这一论断后,地方政府债务层面首度迎来如此频密的政策落地。
 
  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我们不仅成功地扼制住了经济过快下行的趋势,也在外部环境上迎来了美元持续走软的宽松窗口。以往累积的存量地方政府债务,也经由前后两轮大规模的置换,得以缩减成本支出。以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未来还有一段时间的改革窗口期,抓住时机推动改革非常必要。
 
  以个人投资者直接认购地方政府债券为例,其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将风险收益从银行系统分散出去。审计署数年前的摸底报告显示,地方政府类债务的主要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就是包括地方债、平台债在内的各类债券。而事实上,这些债券的主要投资者,也是商业银行。换句话说,尽管融资模式从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转变成以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但最终的资金来源没有变,还是银行资金。
 
  如果未来金融系统的工作重点仍是降杠杆,那么将政府债券的融资渠道从银行系统中逐步剥离出来就非常重要。今年上半年,同业降杠杆带动的资金紧张已经导致大量企业债券延后发行,或者只能承受更高的资金成本。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期进一步延长,也将在更大范围内限制地方政府通过“歪门”融得资金。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机制设计让地方政府合理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无疑事关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稳定。
 
  当然,目前试点个人投资者直接购买地方政府债券还只是第一步。未来,如果要满足整个财政体制改革下地方事权不断增加的要求,相应的财权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得过死,重中之重是应该强调公开透明举债。项目收益专项债券的启动,就是要探索这一领域的解决之道。在这一框架内,地市一级项目的资金募集和运用要直接接受市场的监督和制约,这比传统上财政体系内部资金划拨和监督要有效得多。
 
  经过如此一番疏堵结合,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如果能够稳定下来,那就是成功。正如权威人士去年所指出的,经济“L”型格局不会是短期局面,政府债务也不可能是未来我们要面对的唯一问题,抓住机遇相机抉择并各个击破,是现实的策略选择。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我们还需要更耐心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