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蜜月期”基本结束
在沪综指见底1984.82点后,沪深股市自今年1月21日开始发动了一轮春节反弹行情,本轮反弹中个股普涨的特点比较明显。统计显示,1月21日至2月17日,沪深两市仅有80只个股出现下跌,同期却有2342只股实现上涨,涨幅在20%以上的个股也多达584只。尽管指数涨幅有限,但赚钱效应确实非常显著,市场进入反弹蜜月期。
不过,最近4个交易日,伴随赚钱效应的明显下降,反弹“蜜月期”似乎走到了尽头。从个股表现看,2月18日以来,实现上涨的个股仅有500余只,而下跌股票却多达1800只。分析人士认为,导致反弹告别“蜜月”阶段的原因有三:
首先,成长股受困估值瓶颈。有统计指出,以创业板的估值水平,该板块未来3年至少要保持35%以上的盈利增速才能化解当前的估值瓶颈。从去年年报披露情况看,显然投资者并未从中得出成长股估值压力能够短期化解的理由。可以说,在经历了此前的大幅上涨后,以当前的估值水平和经营表现,每一次业绩公告对创业板等成长股都是一次冲击,这是创业板指数近期明显滞涨,不能进一步体现赚钱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大盘股频繁异动扰乱反弹节奏。最近两周,银行、石油石化等权重板块频繁出现股价异动,不过从实际效果看,权重股异动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更大。一方面,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大盘股的反弹注定难以持续,但其脉冲式上涨却会对资金产生虹吸效应,降低整体市场的交易机会;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权重股上涨引发“8”类股票下跌的跷跷板效应已经形成惯性思维,大盘股的反弹持续引发恐慌性情绪。
最后,时间周期来到敏感窗口。从本轮反弹看,资金“打时间差”的倾向十分明显,因为2月份既处于经济数据披露的真空期,还处于新股发行的真空期,更是全国两会召开前市场预期较佳的阶段。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敏感周期窗口也渐行渐近。比如,3月中旬将公布1-2月主要经济数据,而从PMI走势看,经济运行情况可能并不是十分理想;又比如,从2012-2013年行情走势看,A股在两会召开期间以及召开后都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而3月初恰恰是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日子。在敏感时间窗口临近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出现波动进而引发震荡调整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强势格局有望延续
正是由于上述三大因素的存在,可以判断,本轮反弹行情挣快钱、好赚钱的“蜜月期”已经基本结束。不过,对阶段市场也不必过度悲观,因为支撑本轮反弹的最重要动力——流动性阶段宽松并未发生逆转。在流动性宽松预期支撑下,市场仍然有望保持相对强势格局。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两次进行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但值得注意的是,各期限利率并未因此走高,反而继续保持着下行态势。比如,7天SHIBOR上周五报3.5950%,较一周前的4.4360%明显回落,且上周持续下行的特点非常明显,显示当前阶段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格局。对于A股市场来说,在经济增长影响力明显弱化的背景下,流动性变化其实在近一年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前的几次明显下跌也均与钱荒等资金面不佳预期联系紧密。与此同时,尽管市场预期新股将在3月重新密集发行,但一来新股事实上并未开始重新发行,二来这期间存在变数的可能也不是没有,市场供给层面短期压力仍处于有限状态。因此,在流动性保持宽松的背景下,短期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其实并不大。
在具体投资策略上,根据当前行情的新状态,分析人士的建议有三:其一,策略上要适度偏向防御,公司质地以及中期股价稳定性应重新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其二,部分前期在亢奋情绪引导下大幅上涨的个股,应该“边打边撤”,特别是那些近期出现明显补涨的绩差题材股;其三,部分近期调整明显的成长性板块,可以短期加大关注力度,如环保、医药等品种,此类股票可能重新成为资金流出强势股后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