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向多个领域不断渗透。随着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推广,世界航运产业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全新的业态正在重塑。
10月16日~10月18日,海航科技集团携旗下智能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海航量子智能首度亮相WSJ.D Live全球科技大会。
会上,海航量子智能主要产品之一无人货物运输船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在科技创新和物流服务升级的背景下,具有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排放污染、增加安全裕度等诸多优点的无人货物运输船应运而生,引领着未来海洋货物运输智能升级的主要方向。
海航量子智能为运输船注入“情商”
作为海航科技集团创新平台——海航量子智能,依托深圳国际化创新城市的生态区位和人才聚集优势,通过构建智能机器人研发设计营销一体化平台、建设全球智能软硬件产业链生态平台、“科技+金融”创新孵化平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环境感知、自主驾驶、岸端远程控制、系统可靠性是无人货物运输船的四大核心技术。那么,无人货物运输船如何被注入“情商”,实现自主航行?
海航量子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看来,无人货物运输船系统由岸基中心 、通讯卫星或4G/5G网络、无人货物运输船组成。其中,无人货物运输船将数据通过通讯卫星或4G/5G网络传输给岸基中心,由岸基中心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无人货物运输船自主航行。
据了解,不同的无人船等级匹配不同需求。其中,无人艇(<10吨)、 小型无人船<(1000吨)、 中型无人船(1000 - 10000吨)、 大型无人船(10000吨以上,可以做到远洋航行)。
值得一提的是,海航量子智能还将提供无人货船租赁销售、无人货船维护、岸基控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一系列的全流程服务。
从无人货物运输船的研发到制造,海航科技集团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和后台保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看来,研发方面,海航集团拥有全球性的合作网络,旗下还拥有技术实力雄厚的技术研究院,这些研究力量都可以为联盟的发展服务;制造方面,海航集团旗下的金海重工是亚洲最大的单体船厂之一,是中国造船前十强企业。金海重工在船舶制造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会极大地推动联盟的发展;运营方面:得益于海航集团雄厚的船舶运营实力和多年的运营经验,海航科技集团将会为联盟输送丰富的船舶运营经验和相关高层次人才。
海航科技发起成立无人船联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航运贸易在过去的20年中发展迅猛,相关市场的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
根据IBIS World 2016年的数据,全球造船市场的规模为1492亿美元,全球海洋运输市场的规模为4481亿美元,全球海运码头市场的规模为448亿美元。另据估计,2022年,全球将会形成92亿美元的无人货物运输船市场,而且这一市场将会在2030年进一步增加至700亿美元。
此外,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物流服务的升级,行业中目前所存在的诸如:低端造船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人为操作失误、人才缺失、海盗劫持的威胁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诸如自动驾驶、自动化和增强现实、大数据及其分析和云计算等高科技的发展,为解决产业中的低端造船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人为操作失误、人才缺失、海盗劫持的威胁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就是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目前所专注研发的无人货物运输船。
今年6月28日,由海航科技集团发起,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共9家单位入盟。无人货物运输船联盟是国际上正在进行无人货物运输船研制的少数联盟组织之一,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专注于该领域的联盟。
据介绍,开发联盟内部的成员都是船舶行业的领军单位,包括海航科技集团 、美国船级社(ABS)、 中国船级社(CCS)、 中船重工701研究所(CSDDC)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HZSC) 、中船工业708研究所(MARIC)、 罗伊斯罗尔斯(RR)、 中船重工711研究所(SMDERI)、 瓦锡兰(Wartsila)等。成员涉及船舶设计、控制系统开发、动力系统、船舶建造方、船东以及业内政策标准制定方等。
业内人士认为,无人货物运输船联盟将行业内的力量聚集,共同助力无人货物运输船的研发。美国船级社主要致力于船舶方面的认证与海运规则的制定,同时在船舶技术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积累;中国船级社可以为联盟落实无人货物运输船的标准体系与检验认证提供支持;罗尔斯·罗伊斯是全球第二大军用发动机和第二大民用发动机制造商;瓦锡兰集团(Wartsila))专注于船舶动力和能源市场,是全球领先的动力供应商,可以与金海设计院、海航科技集团技术研究院,以及其它联盟成员的研发机构共同推进无人货物运输船的技术开发与革新。
未来,开发联盟成员将会共同探究实现无人货物运输船商业化运营所需解决的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无人货物运输船运营所涉及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而为下一代高级船舶解决方案制定规范和初步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