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 > 数据 >

区块链商业化之路难以为继?网金社对FinTech这么理解

   

这场对ICO的宣判来得比预期更早了一些。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至此,监管部门终于明令,“代币发行融资(Initial CoinOfferings,以下简称“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公告,ICO是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的一种融资行为,以发行新的虚拟货币(代币)作为回报,是通过区块链项目募集资金的一种新兴方式。

 

ICO最初是在比特币圈小范围成长起来,之后FinTech概念在全球迅速升温,以比特币、区块链等概念孵化的新型融资方式ICO也因超高收益走热。然而,因ICO项目鱼龙混杂、对区块链的应用并不成熟,行业缺乏监管,导致很多ICO不过是打着区块链概念的幌子,趁机FinTech成为金融风险滋生的重灾区。

 

此次,ICO监管的当头棒喝,不免让人开始对区块链在商业化进程中的合理应用陷入沉思。第一,为那些投机的金融初创公司沉浸在“脱实向虚”的泡沫里敲响警钟的同时,ICO之于区块链的商用化应用显得越发艰难;第二,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FinTech技术应用的商业实践又该何去何从?

 

对此,网金社CEO吴志刚曾经在接受雷锋网的专访时表示,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但短期内在我国很难进行有效的商业化落地。他认为,如果新技术可以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肯定是成功的,但如果相较于现存的成熟技术,新技术并未达到触及实质的改变,那它不过就是一种新方式的存在而已。目前看来,区块链在短期内的商业化推广仍十分困难。

 

网金社因其得天独厚的股东优势,一直致力于最前沿的FinTech概念的探索、创新与实践,在传统金融风控的基础上注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科技因子,已经成熟运用在小额资产风控以及实体经济的产融结合上,诞生了诸如3TAN-DAS和付税宝这样的FinTech产品。一方面,网金社站在FinTech尖端行列,懂得FinTech首先要在金融的逻辑规则下进行,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政策监管释放的信号一致;另一方面,网金社自主研发的FinTech产品不仅将FinTech概念成功落地,实现商业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升级,推动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发展。从结果导向,这才是更为真实的FinTech在我国的商业应用案例。

 

更进一步了解到,网金社作为一家比较典型的实战派的商业机构,对FinTech新技术的发展依然会保持实时关注,但在实践上则更倾向于应用好最成熟的商用技术,而不会过多投入在一些还处于概念阶段且缺乏大规模应用基础的技术上。所以,网金社始终坚持将最成熟的技术落地,既能满足投资者对于财富增值的需求,又能向银行、征信等传统金融机构输出更多行之有效的FinTech技术和服务,在资产端帮扶更多的实体企业,在助力我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创新融合上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