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 > 数据 >

吴婷:坚持培养员工的「跳槽能力」,这家公司六年业绩翻六倍

    先说:我为什么要做「访学」?
乔布斯生前有个心愿:用一生的积蓄换取与苏格拉底的见面。难道老苏那些传世的道理都不够他读吗?也许乔布斯在想:道可道,非常道,真理是传授不了的,非见不能学也。


做企业,是一场又痛又痒的自由生长,带着挖出来、摔出来、干出来、揪出来的真理和价值,去和自己时而斗争时而妥协,去和市场里最匹配的伙伴交换、共生,一起长大,一起慢慢变老,甚至一起对抗衰老。


街头哲学无用,上帝说,「要搞定。」


18个月之前,我们创办了《我有嘉宾》节目,内容好,受信赖,我们有机会在短短时间里采访到三百名企业家投资人,长长地观察、重重地成长、深深地受益。作为十几年的媒体从业者,我按捺不住,决定带着大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于是有了嘉宾派,遍访天下公司,纪录时代商业,让对的人,面对面。


实战、深切,不泛泛而谈认知,只闭门交流那些不能说的企业方法论。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嘉宾派每年带着42名杰出创业者,走进22个企业的真实生命场景,前期研习、现场分享、互撕反思、迭代升级。

每次走访回来都有帮主说,这是淋漓尽致的颠覆,这次我的过往认知被击得粉碎,这回我的思路打开了,这下我找到了最该找的人。一切不可言传,只可亲历。


或者,我可以码字还原一些有趣的片段。
 
嘉宾传媒创始人吴婷在皖新传媒访学




走访:六年业绩翻六倍的国企
这一站,走进安徽,皖新传媒。
这是一个充满了地域色彩的公司名字。安徽简称皖,该上市公司所在集团名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特邀帮主傅忠红(达晨创投主管合伙人)在互撕时强烈建议换一个诸如江苏凤凰传媒、湖南中南传媒之类的名字,否则似乎会影响到这家好企业的影响力甚至市值。


简单列一下大家可能最关注的标签:中国主板发行第一股,全国文化企业30强,2016年公司收入300亿人民币,较2010年翻了6倍。业绩连续四年同行业第一。2014年曾收购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公司蓝狮子,同时也是其头头是道基金的大LP。


我这次带队嘉宾派回到家乡,就像回到自由的天堂。尽管当年离开,也好像是去找自由的。2006年起,我在安徽干了十来年的宣传工作,供职于安徽电视台。那几年安徽文化类国企发展迅猛,两家兄弟单位先后IPO:安徽出版集团的时代出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的皖新传媒。2010年,皖新传媒IPO,我眼见他楼起了。


公司领导者曹杰,我记不清十年前我们的第一次碰面是什么场合,但我记得他离开古井贡酒后身型更好了。帮主们都说他看起来与实际年龄不符,恩,十年前他也看起来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安徽是产酒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曹杰从把一个酒经市场充分考验的公司做到行业第一后,又来到文化类企业,他会持续地思考,在一个更有想象空间的产业里持续带兵作战。
 
皖新传媒董事长曹杰


在我还是一个「全世界看得到我,我却看不到全世界」的主持人时,曹杰曾经有次聊天说了一句话很让我震惊:我想培养每个员工都有跳槽的能力。


后来我创业了,分析一下,觉得曹杰是国企领导,说这话,合适。


再后来我成长,被各种虐和摔,偶尔想起这句话,觉得太正确了。不培养有跳槽能力的员工,就等着活该累死自己拖死公司吧。怎么留有跳槽能力的员工,就看你的本领和气度了。


他依然目光炯炯,心中有数。不过,他似乎换了副眼镜。


皖新传媒早年在合肥市中心长江路新华书店大楼办公,不过他们的5000名员工早就占领了全省各地市最中(值)心(钱)的位置——全国的新华书店都是这样的分布逻辑。这是好事,三十年前,三百年后,再物是人非,这都值得保留。


现在皖新传媒在合肥市包河区安静的一隅办公,小院落,进门厅后满眼是红色的内墙面。一楼设有“图书博物馆”。我和帮主们随着解说员一起参观各种冰冷的土地中挖出来的典籍,这里甚至有原版的徽州胡氏宗谱。胡雪岩、胡适,还有嘉宾派帮主胡建雄(建伟控股集团创始人)。博物馆的解说员先生个子不高,一袭马褂,激情四射,说到古籍修复工艺时倍感自豪,说他自己是第三代传人。


参观毕,我们进会议室开始交流。长长的会议室桌,两侧各有两排桌椅,背后双面长墙两两相望,墙内镶有木质的书架,架子上以书为主、还有小盆栽、画、小摆件。会议室剩下的部分都是青石板色基调,让人宁静、踏实。


皖新传媒全体领导班子和核心产品业务团队已经全部到齐,坐满了会议桌的一侧以及次排。这种场面,我在5000名以上员工的企业访学交流时都会看到:美的集团(13万人)、科大讯飞(9000人)、三一重工(3万人)。


制度即文化。企业营收多少,看打仗之勇猛,企业利润多少,看队伍之管理。扁平的小企业靠冲锋陷阵,规模化的大企业,靠管理架构养成文化习惯和润物细无声,靠管理层的上行下效减少损耗。后来的反思环节时帮主李超(兄弟连教育创始人)哀叹:「来之前觉得皖新传媒是国企,现在觉得自己公司好像国企。」


收手机、关录影、签协议,承诺保密。


研习盟主唐周俊,安徽安庆人,不过我们指定他来研习皖新传媒,不是因为他的籍贯,而是因为他是中伦律师事务所一名并购律师,做了大量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的研究。参访前的两个月,他按研习程序做了50页的研习报告:企业动态、基本面、竞争格局、创新点、思考与几大疑惑。他带领大家做了第一轮了解和思考。
 
这一轮将由公司掌舵人与管理者亲自分享。新华发行集团总裁吴文胜先生分享了《集团和上市公司的转型升级的实践大案例》;阅+事业部黄震分享了《科技驱动创新的共享书店案例》;教服总公司总经理张晓平分享了《教育服务业的渠道变革案例》。


围绕文化消费板块、教育服务板块、现代物流板块,皖新传媒从多元产业协同到海外布局,从新兴产业的投资到互联网+的不断创新,我们看到听到,这家国企的员工在年轻化,传统产业占比在下降。公司文化很务实:「态度大于能力、正直大于技巧」,「先改变自己、再改变行业」「善其身,济天下」。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做终身学习教育的集成商和服务商”。


互撕环节。帮主中伦律所合伙人唐周俊撕问:皖新创新资产运作模式,做了国内首单文化传媒行业的REITs项目,是何考虑?


帮主凯石投资合伙人俞铁成撕问:作为年销售几百亿、净利润十多亿的大型国企掌舵人,如何与民营企业PK,激励上市公司的高管层?在你们看来市盈率不够高的原因是什么?


帮主中植副总裁宋浩撕问:从发行公司到教育集团,皖新在大国有前提下提出共享书店新模式,并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是很了不起。那么距离五年后的目标,公司还有什么短板吗?


思维方式与商业故事探究,激荡满屋。余不一一。
 
案例研讨:共享书店是不是新物种?


开书店,是有温度和情怀的事情。而实体书店的盈利,在全世界越来越成为难题。


1990年代算是大陆传统书店的黄金时代。北京万圣书园、上海季风书园、南京先锋书店、杭州晓风书屋……大批知名民营书店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同时代的台湾,也迎来了民主化与本土化浪潮,多元文化百花齐放——1989年台湾吴清友创办了诚品,他的初心是突破传统书店的窠臼,将诚品经营成富含「场所精神」的文化空间。


不过诚品一亏就是15年。它真正转变为复合业态大约是在2005年,可谓先锋之举。


2010年左右,中国内地也出现了一些书店新业态,比如单向街。


事实是,2012年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即便是新业态,也会无力抗击新技术新理念撵平地球的阶段性潮流。新书店亦艰难。


国有新华书店坚挺不倒,因为政府给了大量的政策机会,比如教材教辅的发行。


不过,皖新传媒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做了新华书店的新业态,各具文化特色的24小时不打烊复合经营书店在安徽各地悄然出现。他们做了「共享书店」,在紧紧握住移动互联网的手,与潮流贴身随行。


我们集体乘车去了这家「宇宙第一共享书店」。合肥市中心三孝口,我离开这座城市时,这座门店的名称还是「科教书店」。眼前已然是个读书人的大观园,设计款的服装店、孩子的文具、文青的咖啡屋、小型的电影院……每一面墙与窗,每一处拐角,都是吧台,每一条吧台上,都是安静的读书人。地上,也全是人。空气里,各种香,从咖啡,到烤肠。


精髓不在此。


到此或不到此一游的读者,可扫码付99元押金,从书店一次带回去2本总价不超过150元的书,品类不限;每次借阅不超过10天,逾期则按每天1元收费,按书价封顶,只要及时归还,借书不限次数;三个月内读完12本书,返还押金的8%作为奖学金;按期归还者,每读完一本,获得1元奖学金;看完特别喜欢的书可以在家直接用「智慧书房」APP把借的书买下来。


记得「共享书店」新闻出来时,网上很多调侃,网吧是共享经济,公厕是共享经济,照这个逻辑,图书馆式的书店它的确是共享经济。嘉宾派帮主、创业软件创始人葛航也撕问:共享阅读,是刚需还是伪需求?


一轮轮观察与探讨之后,我个人的思考如下:
一、看似模式为「买转借」,其实产生了更多的「借转买」,此处有30%增量。
二、这是典型的线下获客导流至线上,利用技术的力量和创新的模式做产业升级,茑屋书店的积分制也是这样的逻辑。
三、未来,「以书识人」的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其野心。
四、客观上来看,这件事的社会价值巨大,多少人会因此而督促自己阅读:读精心挑选的书,快速读,认真读,读完。或许实体书会因此模式而长盛不衰。或许所谓的知识胶囊终将在深度思考面前不堪一击。
五、这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之创新模式若能开疆拓土至全国,将为整个中国图书业带来颠覆式改变。
 
嘉宾派帮主们在共享书店


访学这会儿,书店外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接下来我要风雨无阻地带队去往下一家标杆企业。等待大巴时,我静静地从内仰视这座七层之高、已经植入了互联网基因的文化殿堂。书店里虽是人满为患、无处下脚,但人人安之如怡、若饥似渴。忽然想起吴清友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无商业,不能活,没文化,不想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