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坚瑞沃能(300116.SZ)正式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8.50%,实现营业利润7.3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8亿元,顺利实现扭亏。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披露,坚瑞沃能上半年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合计231项。按此估算,坚瑞沃能实现了平均每天获得1.2项专利,这样的速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多见。
打响动力电池技术战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目前动力电池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仍然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不可否认,谁能率先突破就掌握了未来市场突破的金钥匙。
坚瑞沃能全资子公司沃特玛是国内最早成功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前三池企业,沃特玛率先建立国内一流的动力电池研究院,包括电芯研究所、结构研究所、电子研究所、动力总成研究所,并联合产业上下游,围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从材料、结构、动力、工艺、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坚瑞沃能半年报显示,2017上半年共投入2.74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占其上半年营业收入的4.66%。而根据此前的公告数据显示,三年前,坚瑞沃能研发全年投入才642万元,只占营业收入比例的1.83%,三年前研发投入猛增40多倍,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提升了1.5倍。
坚瑞沃能大手笔投入技术研发,获得的专利数量也显著增加。报告期内,坚瑞沃能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合计231项。专利内容涵盖锂电池结构、新型电池模组的均温装置、闭环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等新能源电池及汽车各应用领域。截至6月30日,仅沃特玛就拥有专利1450项,其中发明专利466项、实用新型971项、外观5项、国际专利8项。
此外,坚瑞沃能正在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合计538项,申请专利涵盖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三元正极材料改性方法、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电解液等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等相关技术。
通过相关技术的研发突破、相关材料的优化改性极片制造技术升级、结构设计优化等技术研发,沃特玛实现了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特性的大幅度提高,并最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寿命以及续航里程。
沃特玛已于今年1月投产32650—6.5Ah高能量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45Wh/Kg以上,成组后能量密度可达115Wh/kg以上,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工艺的改善,电池100%深度循环可达2000次以上。
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沃特玛实现营业收入58.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26%,其中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31%;新能源汽车租售及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1.80%。
产业化应用步伐加快
在研发成果支持下,沃特玛技术水平进入行业领先地位,形成了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沃特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半年报显示,沃特玛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目前为27家车企提供配套电池,截止2017年7月31日,共计139款车型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1-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目录,其中客车75款,专用车63款,并首次进军乘用车领域。
沃特玛动力电池产业化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坚瑞沃能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在乘用车领域已经与广汽、东风启辰、华瑞帝阿兹和众泰进行了接触,将会在有限时间内,努力为用户提供性价比,舒适度高的新能源纯电动车型。而搭载沃特玛低温电池的纯电动大巴在北疆的严寒测试获得成功,并已通过权威机构检测,标志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续航上又获得提升,给中国北方地区推广纯电动汽车提供了初步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技术储备方面,坚瑞沃能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涉足三元锂电池领域,并小批量试产搭载于3吨电动物流车上进行试点运行,并实时监控采集大数据,以便进行下一步研究推广。此外,坚瑞沃能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已经制备合成了纳米多孔硫-碳复合电极和固态电解质材料,实验电池样品体积比能量达800Wh/L,后期将优化其充放电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并研究其产业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