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称外资撤资多为空壳企业千家大企业撤资仅仅19家
回应外资“撤离潮”,外贸司司长唐文弘称,相当一部分“撤资者”转为内资
针对外资“撤离潮”说法,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昨日称,终止在华投资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较小,绝大多数是空壳企业。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到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36.1亿元,同比增长11.1%。
“相当一部分撤资者转为内资”
今年1月日本松下称将从中国撤出两条彩电生产线,微软也表示将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华两家手机生产线,2月手表制造商西铁城关闭广州公司。一些国外媒体称“外资撤离中国”。对此商务部曾在4月初进行反驳。5月12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再次驳斥了外资撤离中国的说法。
唐文弘称,终止在华投资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较小,绝大多数企业是空壳企业,五分之一企业在华存续时间不足五年。2010年营业收入前1000位外商投资企业至今只有19家企业终止投资,其中仅有两家因亏损终止。唐文弘指出,终止投资的外商企业相当一部分转为内资经营。在前面提到的19家终止在华投资企业中,10家通过转股变更为内资企业继续经营。
商务部数据显示,1-4月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总额423.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3%,同比增长12%。
“一带一路”拉动合同外资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1-4月新设外资企业和新增合同外资金额增幅较大。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到4月,全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90家,合同外资金额6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7%和5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分析称,这部分资金较大增幅主要是受“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掀起了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热潮,看好中国未来经济。
大众、克莱斯勒等追加对华投资
部分高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势良好。大众、克莱斯勒、罗氏、空气化工、博世、亚马逊等知名跨国企业继续追加对华投资,富士康、宏达等加工贸易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继续扩大投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9.9%和2.4%。
徐洪才对此分析称,随着中国消费力提升,汽车市场还有成长性,亚马逊代表的电商行业也彰显巨大潜力,这些领域的增长潜力同样也被外商看好。
加工贸易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投资则表明了产业转移的态势,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劳动力、土地便宜,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的铺开使得当地交通便捷性增加,提振了外商在中西部投资的信心。
商务部数据还显示,现代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增幅较高。1-4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
- 观点
外资增长点将瞄准第三产业
多位专家对未来我国吸引外资态势作出乐观分析。中国战略思想库秘书长田云认为,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的百分比依然可能延续两位数态势,相对于5万亿的基数,每增长10%就会带来5千亿的增长,这还只是商品消费,还没计算服务消费,这样巨大的需求对外商的吸引不言而喻。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预测,在中国人均GDP增加到1万-2万美元之前,第三产业占GDP达到60%之前,第三产业增速、占比都会逐年提升,外商投资新的增长点也会出现在第三产业。
至于具体领域,赵萍指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管制减少的领域,比如最近正在推进金融领域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的放开,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外资。而另一类则是养老、保健、体育等,这些行业虽无行政垄断,但过去限于配套设施不完善,而外资的进入会促进对新兴市场的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