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靠自营赚口碑的路子越走越堵,京东Q3财报之后何去何从

   

日前,京东Q3财报出炉,数据显示,其自营收入增速38.54%,平台收入增速46.24%,整体增速39.17%。这表明,京东收入增速越来越依靠平台拉动,京东一直引以为傲、赖以生存的自营B2C作用日渐式微,而越来越依靠第三方卖家、其他平台资源拉动,逐步走向伪B2C。

1.png

京东下步要何去何从

 

忘了初心,路子越走越偏

模式之争,诞生于电子商务产生之初,即使高速发展的当下,也从未停歇。这是因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很容易成为市场、资本追逐的焦点,一旦运作成功,就可以引领经济潮流。长期以来,天猫、京东、凡客代表的三种B2C电商模式,一直是各界追捧的热点。

天猫模式是为人服务做平台,类似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商场,主要是提供商家卖东西的平台,平台本身不直接参与卖任何商品。优势在于收入稳定、市场灵活。京东模式是自主经营卖产品,先通过向各厂商进货,然后在自己的商城上销售,消费者可实现一站式采购。自握经营权,内部竞争小,经营产品多样。凡客模式,属于自产自销做品牌,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都是自己说了算,产业链可控,没有供货商货源限制。但现在看,这种模式距离做大做强还有不小差距。

一直以来,自营卖产品就是京东最大卖点。而京东策略也是以自营业务赚口碑,这也是京东的初心。这一卖点推出之后,迅速把京东打造成B2C明星。京东大笔烧钱,自建物流、投入广告、大打价格战,带来了市场份额的大幅攀升。但是时间已久,机构庞杂,市场反应慢,竞争对手多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以至于现在要靠第三方卖家来赚取利润,开始向其他模式转靠,京东已经不是“京东”了。

没了根基,楼盖的越高越险

京东自营收入增速下滑,说明赖以生存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如果京东把更多精力放在自营模式维护、建设上,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很明显,激烈的电商竞争留给京东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京东策略也在悄然变化,他们选择了多元、开放,并迅速与百度、今日头条、奇虎360、网易、搜狗以及爱奇艺合作,“京X计划”甚至帮助京东接触到100%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但这些举措目前还无法解决网络零售增速放缓的困境。

没有资本支持很难做大做强。大批共享单车品牌倒闭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京东吸引资本市场的核心要素就是高增速。然而,2014年京东增速高达107%,但从那之后,增速开始下滑。2015年京东增速下跌至84%,在2016年,增速跌至47%,被媒体称为“断崖式下跌”。 京东在资本市场讲的故事原本就是“先做大再赚钱”,以往投资人也不管是赔是赚只看增速。如今“高速增长”的故事褪色,不知道京东还能拿出什么样的卖点来吸引市场关注。

目前看,失去了根基的京东,未来可能是悲观的。一方面,没了自营的支撑,资本市场很可能会失去兴趣。在这个烧钱的时代,资本市场怎么选择还是未知数。另一方面,目前多元开放的模式显出成效还需要时间,市场能不能等得起也是个未知数。

2.png 
京东能否再续辉煌

 

  盲目转型,口碑支撑越来越弱

从商业模式上看,京东属于网上零售者,对商品采购、仓储、物流到末端配送全程掌控,核心竞争力在于依赖于此的用户体验和整体效率。长久以来,良好用户体验带来的口碑是京东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精心设计产品的采购、网站、支付、仓储、物流和客服等环节,既为企业带来了高速增长,也为企业带来了良好口碑。

目前看,京东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很明显,京东正在悄然转型,这势必会带来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用户体验可能会越来越差。前面已经反复强调用户体验是京东模式赖以生存的根据,目前京东正在向开放多元模式转型,势必会将更多的资本、人力、资源投向新的战略方向,留给自营模式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而被消费者所津津乐道,上午下单下午送达,晚上下单第二天上午到达的高效物流体系可能会停留在目前,甚至会逐渐衰退。这是消费者体验变差的最直观体验。二是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会降低。京东模式发展至今,最关键的是有资本市场支撑,而资本市场支撑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稳定健康的现金流,另外则是持续高增长的市场渗透率。在这两个基本原则下,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才能支撑目前京东目前的市值。在目前电商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是否对京东转型有兴趣还不好说。

鉴于这些变化,未来一个时期,京东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