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如何看待科伦药业的第三发驱动?

   

2019年7月份,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其两项创新药物分别获得中国和美国的临床试验批件。同月,公司发布配股预案和某公募基金全额受让创赢10号信托所持股份公告。市场的表现,充分说明投资人对科伦药业第三发驱动充满期待。

科伦药业甫一上市,开始实施“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发展,科伦药业已经由一家大输液企业,逐步转型为仿制药和创新研发的医药生产商。目前,科伦药业的大输液与中间体业务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第三发驱动已经迈向了“由仿到创,仿创结合“的阶段。对于公司的资产质量,市场依然聚焦于第三发驱动的技术能力与产品变现能力两个方面。

科伦第三发驱动仿制药放量销售逐步兑现,创新药步入研发快车道

公司的药物研发策略是:围绕全球和中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立足疾病新靶点和新技术进展,针对肿瘤及肿瘤免疫、肝炎、糖尿病等十余个疾病治疗领域进行布局,建立以仿为主、仿创结合的研发体系;目前已经迈向了“由仿到创,仿创结合“的阶段。截止目前,科伦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471项药物研究,包括392个仿制药,83个创新药。仿制药包含111项获得一致性评价,20项NDDS品种。目前仿制药已获批生产32项,仿制药已经放量销售,逐步兑现预期。仿制药的产品集群化正在形成。83项创新药项目中,创新小分子43项,获批临床4项(肿瘤。类风关、镇痛3项在临床一期)。2019年预计2-4项申报临床。大分子40项。申报临床5项,最快的三期临床,开展9项创新药临床研究。

据2018年度财报显示,其仿制药销售收入为7亿元;预计2019年度仿制药业务的营收可达到15亿元以上。2018年销售过亿的品种有科瑞舒、多特、多蒙捷、百洛特等,其中百洛特(草艾)的销售已超过2亿元。凭借其创新产品集群优势,随着国家医药政策的改革,包括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的推行,将更有助于推动仿制药业务放量。以科伦储备品种来看,未来仿制药的营收可以达到百亿级别规模。届时,科伦药业的第三发驱动可谓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仿制只是研发走向创新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的方向依然是创新药。但创新药相对仿制药难度高很多,具有明显的风险高,周期长特点,因此,科伦药业结合全球医药研发趋势、市场和自身情况,提出了“以仿制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未来”来稳步实现第三发驱动。

“输液王”、“抗生素王”两头现金奶牛王者持续为创新药保驾护航

创新药不仅需要匠人般的耐心,还需要持续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从目前来看,2018财务年度,科伦药业的研发费用超过11亿;其中,仿制药的研发费用投入为4-5亿元,剩余的6-7亿元投向创新药。除现阶段处于三期临床的PD-L1、EGFR、HER2 ADC,即将三期临床的VEGF与以及处于一期临床的新药品种和剂型改进NDDS品种,都需要持续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根据其当前新药研发的进度测算,预计2019年仅创新药研发费用需要10亿元。

根据全球药企的发展规律来看,随着创新的风险越来越大,成功转型为创新型药企的公司会越来越少,主要的原因是需要有持续的现金流来保障。根据科伦2018财报表显示,其全年现金流为正向18亿元。以科伦前两发驱动的地位来看,未来年20亿元以上的现金流是大概率的事件。现在研发投入已经不是2-3亿元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时代了,国内研发投入能超过10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科伦药业每年20亿元以上的现金流为科伦药业进行研发创新提供了保障;在行业变革阶段,能像输液、中间体这样能贡献稳定现金流的版块,且是内生的现金流的公司,也是非常少的。

国内某券商人士认为“科伦三发驱动最关键的一发是创新药,也是未来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的永动机。大输液和抗生素的利润支撑,加上仿制药收获的助力,科伦创新驱动未来发展落地有根,有望开出创新之花。”

借助资本市场配股融资,科伦药业改善财务结构,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输液和川宁板块的增长较为稳定,研发投入将会继续加大,未来完全靠内生的现金流支撑研发投入有压力。同时财报显示公司的负债率相对较高,这些都是市场比较集中的疑问所在。

科伦7月10日公告配股方案,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4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本次配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根据测算,科伦配股方案成功实施后,将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仅直接节省财务费用可超过1亿元,增厚公司利润,大大改善公司财务结构。从而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